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蘭州榆中縣“智慧農業”讓農民嘗到甜頭發表日期:2017-03-10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2834次3月8日,天氣晴朗、微風送爽。在興隆山畔的李家莊村,鱗次櫛比的大棚一排排展開去,大棚里“春意盎然”,紅的草莓、綠的辣椒、黃的圣女果、翠的西瓜……電子屏上溫度、濕度、生長期一目了然!“自從加入公司,跟著技術人員,使用高科技種大棚,干農活越來越省力了,一點不累,還很輕松!原來單打獨斗,也不會使用新技術,以前一年下來掙2萬余元,現在收入翻番了,生活越來越好了。”3月8日下午,種了大半輩子地的村民陳吉寶高興地告訴記者,從2月份開始,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入園采摘,大棚里種植的草莓、圣女果、小乳瓜、黃肉京欣西瓜、茄子、辣椒、葉菜等果蔬產品供不應求,老百姓的收入每天都能看得見。
“通過屏幕我們就能看到哪兒缺水了、缺肥了,一看就知道。”李家莊村的技術員金尚科用手機操控著溫室大棚,手指一動,盡在掌控。據他介紹,現在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園每個蔬菜大棚里,安裝了智能檢測儀器,負責監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以及土地的微量元素,設定好適合蔬菜生長的各種環境指標后,利用物聯網技術,只需一部手機就能把蔬菜大棚管起來,這樣在手機屏幕上我們就能及時了解每個大棚是否缺水了、缺肥了,一看就知道,極大地節省了人力和物力,節約了生產成本。
“在現在規模的基礎上,示范園還將建設特色小吃街、窯洞住宿、兒童娛樂城等項目,通過吸引農戶入股的方式,不斷擴大其規模,將示范園建設成集旅游、農業采摘、住宿、餐飲和娛樂的智慧生態文化休閑示范園,目的就是一個,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李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榆興公司負責人張建文告訴記者,為了充分發揮智慧農業的效能,榆興公司兩年前就開始從隴東學院、甘肅農大等涉農大中專院校招聘了數10名年輕的大學生組成了一個技術團隊,專門服務智慧農業園的生產與發展。一方面通過實踐讓大學生創業,另一方面通過這些大學生手把手地教農民,使大部分農民從傳統的勞作方式中解放出來,轉型成懂技術、有文化、能創業的新型農民。更重要的是,全智慧化的新型農業示范園區已經建立起了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通過農業產業融合,極大地節約了農業生產、運營、銷售成本,可以說,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如今真正走在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前沿。
據了解,在榆中縣李家莊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園、榆中縣康源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等農業園區的示范引領下,當地越來越多的菜農放棄傳統耕作方式,投身到農業物聯網的科技浪潮中。智慧農業已經成為榆中縣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實現了新鮮蔬菜全年的均衡上市,更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找到了一條出路。
今年,榆中縣將重點圍繞在榆中水禾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榆中夏盛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等川東地區10個規模以上合作社中大力推廣榆中縣李家莊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園“互聯網+設施農業”模式,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