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八個實招”打好北京都市農業“四張牌”發表日期:2017-06-17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2533次近日,記者從北京市農委了解到,從今年起,北京市要整體創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城市和國家現代種業自主創新試驗示范區,這“四張牌”是農業的“金字招牌”,代表了綠色、安全、現代和可持續,體現了農業的“高精尖”。
在今年的北京農村工作會上,副市長盧彥強調,北京的農業必須瞄著這“四張牌”的建設任務要求,突出綠色生態導向,堅持適度規模經營、特色發展、科技示范的方向,深入推進“調轉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切實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
據了解,為打好北京農業的“四張牌”,今年北京重點圍繞八項具體任務,確實取得實質性的創新突破。
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聚焦農業的“兩田一園”,地下水嚴重超采區要繼續調減高耗水的糧食種植;啟動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用3年時間基本實現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全覆蓋;嚴格落實用水限額管理制度,加快推動節水栽培技術廣泛應用;強化機制節水,認真總結房山、順義等區農業水價改革試點經驗,落實區政府主體責任,全面推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
大力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實施化肥、農藥使用減量行動計劃,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等技術,開展設施農業土壤改良。加快推進農業、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繼續做好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積極推進設施農業生產“無煤化”,全面禁止秸稈焚燒。
做精做優城市“菜籃子”。重點圍繞農產品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創優,加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促進大桃、蘋果、草莓、西瓜、葡萄、板栗和規模養殖等產業提質增效。強化“菜籃子”區長負責制,組織開展考核工作。切實加強與天津、河北等外埠農業的協作,著力提高優質鮮活農產品綜合生產和供應能力、
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落實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加強農業生產過程管控,嚴格流通加工環節監管,加大抽檢監測力度。強化品牌保護,進一步提升“三品一標”認證率。
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支持建設一批智慧農園、果園等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加強鄉村物流體系建設,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參與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支持在郊區建設一批“農郵通”服務站。利用互聯網整合農業、旅游、文化等特色資源,繼續推進“一村一品+電商”建設,不斷提高鄉村吸引力。
深入推進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鼓勵種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以種業科技和人才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加快構建以科研院所、高校為主的基礎公益性研究和以企業為主的商業化育種“雙輪驅動”的種業創新發展體系,抓好南繁基地建設,推動種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加快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提檔升級。以市民需求為導向,創新農旅結合、農科結合、農文結合等發展模式,啟動100個旅游休閑村鎮創建工作,不斷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為解決鄉村旅游“用地難、用不好”的困局,今年北京農業的“一號文件”中明確規定,要加大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力度,允許村莊改造、宅基地整理、溝域建設等節約出的建設用地,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在統一規劃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試點探索在民俗旅游專業村鎮允許村民利用合法宅基地建設二層或三層為主體的自用住宅,發展特色民宿和鄉村酒店,促進農民創新創業。
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抓住春季造林綠化、治水除污的大好契機,持續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城鄉結合部、冬奧會舉辦地等重點區域和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在具備條件的郊區推動有一定規模的郊野公園、森林公園或濕地公園建設,加快構建大尺度綠色生態空間,2017年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嚴格落實“河長制”,制定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行動計劃,加快實施新一輪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三年行動方案,年內力爭完成141條段黑臭水體、140個村的污水治理任務,全面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