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太倉璜涇鎮引入物聯網技術發展“智慧農業”發表日期:2017-12-14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3562次這兩天,太倉連續出現晴朗天氣。在璜涇鎮現代農業園區,通過綜合果蔬大棚內安裝的傳感器獲得光照數據,農業園的物聯網系統發出指令,大棚自動打開遮陽網,讓作物獲得更多光照,促進生長。啟用近一年時間,這套物聯網技術讓璜涇在農田里收獲到技術創新帶來的“智慧農業”變革。
璜涇鎮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占地面積1.5萬畝、輻射帶動面積4.5萬畝、總投資6億元。通過整合全鎮“一村一品”特色資源,有效推動了雅鹿、楊漕、孟河等村的發展。2016年,園區實現銷售2830萬元,帶動周邊村實現集體農業利潤超250萬元,直接影響農戶近3000戶。
今年初,璜涇鎮對現代農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進行技術升級,將一整套物聯網技術“植入”現代農業園大棚,建成物聯網遠程監控示范區400畝,實現作物生長可監控、可溯源、可報警,全力打造科技農業、高效農業、綠色環保農業,讓農業生產向精細化、智能化發展。
該物聯網建設項目配置了3套包括溫、光、水、氣、PH值的數據采集設備,分布在3個智能化大棚中。數據每5秒鐘采集一次,存儲到服務器中,并實時顯示。在農業園區農產品直銷中心的物聯網終端顯示屏上,記者看到,大棚內果蔬生產情況,溫度、土壤濕度、空氣濕度等之前靠人感知的指標,全部實現自動監測。
“通過這套物聯網系統,我們可以對濕簾風機、噴淋滴灌、內外遮陽、頂窗側窗、加溫補光等設備實現手機和電腦端遠程控制,如果某些數值出現偏離,系統立馬發出警告。”農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系統還能定時生成數據報表保存,只需一位操作人員,就能對多個大棚實時監控,實現“坐在辦公桌前種地”。
對于消費者而言,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鍵。據悉,該物聯網能夠對農作物生產進行全程記錄,并自動建立“特色農產品綠色履歷”,包括農產品檢測、采摘、包裝等信息,為每一份在售農產品提供“身份證明”,便于快速追溯檔案。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獲取消費者的信任。
在引導農業園區走向互聯網時代的同時,璜涇的農業發展也已實現從直銷到農旅融合的發展模式。覆蓋1.8萬畝高標準農田的“回”字型農旅風光帶初具規模,吳家灣花海、鄉風文明田園坊、太倉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等農旅項目特色亮點已連點成線,成為太倉及周邊城市休閑旅游的熱門去處。
2016年,農業園區和農產品直銷中心接待游客超1萬人次,實現旅游銷售收入超220萬元。得益于園區良好的發展態勢和輻射帶動效應,璜涇鎮先后獲得“全國整鄉整縣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試點鄉鎮”“江蘇省農業現代化示范鎮”等稱號。(蘇報融媒記者 顧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