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山東發展農業“新六產”有了大方向 四種業態供你選發表日期:2018-01-19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3220次
今天,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重點歸納總結了農業“新六產”的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四種業態”,并對其主要內容和具體發展途徑進行了明確。
山東省農業廳副巡視員于永德表示,農業“新六產”是農業產業化的“升級版”,是對傳統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的重構和提升,是現代農業的新型業態,對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通過基層采訪,記者發現,山東各地發展農業“新六產”的熱情很高,但具體發展什么、怎么發展,部分群眾依然很迷茫。對此,山東省農業廳產業化辦公室主任孫明河說,《意見》重點歸納總結了農業“新六產”的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四種業態”,并對其主要內容和具體發展途徑進行了明確。
孫明河介紹,第一種為終端型。立足農產品的開發生產與加工增值,在農產品產加銷一體化的基礎上,構建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從初級產品到終端消費無縫對接的產業體系,打造終端型業態。具體發展途徑有了三種:一是以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為基礎,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商貿物流等后續產業。二是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骨干,向前延伸發展規模化、標準化原料基地,向后延伸發展流通業和餐飲業。三是以商貿物流業為引領,發展農產品訂單式種養殖基地及配套的產后加工、生產服務。
體驗型農業是多數人所熟知的。立足農業多種功能的挖掘與拓展,促進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與休閑觀光(垂釣)、農耕體驗、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節慶采摘、科普教育深度融合,構建集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產業體系,打造體驗型業態。具體發展途徑有兩種:一是挖掘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傳統農耕文化,引入創意元素,發展參與式、體驗式、娛樂式創意農業。二是依托優勢景觀資源和鄉村文化底蘊,發展吃住游購一體化的鄉村旅游。
“立足農業廢棄物和加工副產物的資源化利用,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循環農業,構建生態保護與效益并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新體系,打造循環型業態。 ”孫明河表示,針對循環型業態的具體發展途徑,我們歸納出了三種:一是在農業各產業間,打造產業上下游有機關聯、“資源—產品—農業廢棄物—再生資源”完整的農業生物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二是推廣先進農產品加工技術,對加工副產物進行梯次利用,“吃干榨凈”,生產各類精深加工產品,提高農產品加工增值效益。三是推廣應用環保技術,加大廢棄物處理力度,實現加工企業的清潔化生產,發展綠色循環經濟。
另外,智慧型是指立足科技進步和模式創新,發展智慧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智慧型業態。 具體發展途徑為:一是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加工、營銷全過程進行智能化控制,發展精準農業、智慧農業。二是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農產品電商平臺。三是借助創意產業的發展理念,將現代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加工及流通領域,發展定制式創意農業。
“不過,這‘四種業態’都是相互聯系的,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對號入座,一個企業可能既是終端型,又是體驗型或者循環型、智慧型等。”孫明河說。(來源:大眾網 記者 張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