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物聯網資訊
- 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可持續農業的必經之路發表日期:2013-12-10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4426次
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和不發達農業而言的。
從農業的發展歷史上看,農業生產分為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3個階段,現代農業是農業發展的一個嶄新的階段。其一般的定義是:利用現代工業力量裝備,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通過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運用物聯網技術,通過現代農業監測系統可以使得生產效率達到現代世界先進水平,對農業進行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和農場化,并以利益機制為聯結,以企業為龍頭,實行企業化管理,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的農業。現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
1 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
1.1 現代農業的關鍵要素是先進的科學技術
現代農業越來越依賴不斷發展的科技,先進的科學技術是現代農業的先導和發展動力。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農業高新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使現代農業成為技術高度密集的產業,這些技術的使用可以提高單位農產品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減輕勞動強度,節約能耗和改善生態環境。
1.2 現代農業最主要的特征是完善的產業體系
現代農業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生產,農工商結合得更加緊密。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實現了農產品區域優勢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的完善產業體系,將產前、中、后有機聯系在一起。
1.3 現代農業注重經濟、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現代農業主張采用環保的農業科學技術,摒棄了用化學農藥等損害環境的方法,鼓勵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綠色農業。
1.4 現代農業的制度基礎是市場經濟
在現代農業中,大部分活動在市場進行,農產品商品率高,利用剩余農產品向市場提供商品已不再是農戶的目的。利潤的多少成為評價經營成敗的準則,生產基本是為了滿足市場需要。滿足市場的取向是現代農民采用新的農業技術、發展農業的動力源泉。
2 發展現代農業的意義
2.1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近些來,我國糧食生產總量雖逐年增加,但增幅日漸縮小;單產雖逐年增加,但幅度不大;種糧每667 m2均純收益日趨下降,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潛力日趨見底,且基礎不牢固。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的發展,一方面要穩定種植糧食的土地面積,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扶持政策的力度,另一方面還要從完善設施、強化科技、轉變方式、優化結構、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等入手,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只有發展現代農業才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最根本的措施。
2.2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能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有效破解三農難題在農民的收入結構中,非農業收入比必將增大。只有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才能使農民通過農業本身增加收入,促進農業發展,穩定農業生產,才能支撐國民經濟高速發展。與此同時,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還能夠提高農民非農收入,讓農民分享農產品深加工所帶來的收益,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緩解城鄉收入差距日漸拉大的形勢。
2.3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國農業發展正面臨著資源與市場的雙重制約,資源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著力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和循環經濟,將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4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能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市場趨于全球化,國家促進發展現代農業的政策和措施,能促進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進一步的提高。以農產品出口的特有優勢,在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村就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等方面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