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物聯網資訊
- 分析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緩慢的原因發表日期:2019-04-26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5656次
眾所周知,近幾十年來,隨著化肥、農藥的普及應用,農業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作物的產量也的提升了不少。不過,化學用品使用過多,給農業帶來的卻是農業環境的污染以及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升高,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農業的需求了。因此,新型的有機農業形式應運而生,通過有機肥、綠色植保等方式,達到緩解農業污染,為消費者提供無公害、有機農產品。
但是,有機農業模式在多年的發展之后,仍然沒能在我國得到大規模的應用,許多地區目前為止還是延續著過去的農業生產方式。那么為什么有機農業在我國發展如此緩慢呢?其實可以總結為三點原因:
1、種植管理成本高。
要知道,要發展真正的有機農業就必須摒棄化肥、農藥,遵循自然規律、遵循生態循環,而有機農場的選址對環境的要求十分高,要求土壤、氣候和水資源條件都要十分好。所以一般投資的有機農場都是和當地政府合作去將環境較好的土地租下來使用,而且現有的大多數有機農業目前都實現產業化運營,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租地的成本和勞動力成本,所以這相對于傳統農業來說成本很高。
2、消費人群少。
有機食品的生產成本的增加,其面對消費者的價格也會得到提升,雖然我國的GDP每年都在上漲,但是消費者對于有機食品的購買能力卻沒有得到同步提升。大多數消費者只是將有機食品作為普通食品的一種補充,而將將有機食品當做生活必需品的高端消費人群,占比還不到總消費人群的1/10,有機食品的市場還未完全被開拓。甚至可以認為目前的有機食品在某種程度上以奢侈品的形式存在。
3、我國社會誠信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的有機食品基本上都有有機認證,但也不乏有造假現象的出現。有一部分單純只為謀求經濟利益的經營者,會以假亂真,魚目混珠的欺騙消費者,這也使得整個有機食品行業的信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壞。這也使得大量的消費者對有機食品失去信任。購買量也得不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