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物聯網資訊
- 農業物聯網項目落地難?這些阻力不容忽視發表日期:2020-03-02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6117次
“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傳統農業的真實寫照,而這樣的農業生產模式在我國已經延續了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雖然我國是公認的農業大國,但農業生產效率依舊比較低,以至于農業經濟一直得不到較大程度地提升。而隨著現代農業逐漸融入市場經濟,逐漸結合現代科技,目前已經逐步開始了物聯網轉型,各式各樣的農業物聯網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
不過,農業新模式的發展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樣順風順水,在農業物聯網項目落地之前,許多阻礙因素也漸漸地暴露了出來。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目前我國的智慧農業模式依舊是初級階段,相較于歐美等發達國家而言,還有很大的差距,而只有有效解決掉發展道路上的重重阻礙,才能夠迎來新時代農業的春天。
那么為什么當前會出現農業物聯網項目落地難,到底是有哪些阻力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仔細了解下:
1、土地不集中
要知道,我國有效的耕地面積在18億畝左右,然而這些耕地又采取了聯產承包方式,分散在小規模的農戶手里,這些土地很難連成片。而當前困擾諸多種糧大戶的原因既有土地難以集中連片、融資難等老問題,也有服務體系不完善、成本持續高企擠壓效益等新問題。其實土地不集中,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規?;a業化農業生產,這點嚴重影響了現代農業物聯網項目的落地應用。
2、農業生產的分散性
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家一直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的發展,但是我國始終沒有突破依賴自然資源和低廉勞動成本的發展格局,個體化農業生產依然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體。我國農業的經營者基本上都以家庭為單位生產經營方式為主,這就導致了農業生產的分散性,而農業生產的分散性導致農業經營成本上升,整體效率不高,尤其是智慧農業的推廣和應用之后,依然提高不了整體效率,反而導致發展不平衡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