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銅仁市農業產銷智慧對接實現重大突破發表日期:2020-07-20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7103次
近日,記者走進德江縣楓香溪鎮核桃產業園區,核桃林在藍天白云映襯下顯得格外蔥郁,核桃樹上碩果累累,豐收在望,干部群眾喜上眉梢。
曾經,該園區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管理,導致核桃掛果率低、掉果、病蟲害等一系列問題,產業見效低成了當地群眾發展核桃產業心上的一個“梗”。為此,德江縣建立核桃園區實時視頻監管體系,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記錄核桃林種植過程,實現“一品一碼”二維碼身份政府監管體系。
這僅僅是我市大數據應用于特色農產品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以農業為基本依托,積極探索應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大數據溯源、物聯網等新技術,建立特色農產品溯源監管平臺,實時視頻監管體系,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并依托電商平臺,助力“銅貨出山”,在深化農業產銷智慧對接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我市的農產品溯源系統是將農產品從原料采購、農產品采收到消費者購買等一系列生產、流通過程的信息記錄到平臺數據庫,實現了企業的全過程監控和精確查詢,通過產品賦碼、生產作業全過程監管、質量檢測信息記錄與發布,用科學嚴謹的監管措施來提升產品的質量保障,用簡單易用的物聯網技術手段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信心,進一步提升我市農特產品的銷量,提高區域經濟增長水平。
思南縣周寨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搶抓發展新機遇,充分利用特色農業資源和閑置勞動力,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粉絲加工業。配齊各類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通過原材料供應、初加工、深加工等增加村民收入和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進一步增強周寨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紅薯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周寨農民收入,保障產品質量有源可追,該縣工業和商務局牽頭建設了農產品溯源體系,鼓勵周寨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加入溯源系統。
現在,消費者在購買周寨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生產的紅薯粉、酸辣粉等產品時,只需要掃描產品包裝盒上的溯源二維碼,就可以清楚了解產品的生產過程是否符合相關的標準,生產環境是否衛生,查看產品檢測報告是否合格,同時可以通過實時的視頻監控了解企業的加工過程情況。消費者掃碼后企業則能獲取消費者具體掃碼的定位地址,在后臺形成數據統計,通過分析就可以得出產品銷售區域信息,從而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
隨著農村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我市還充分利用阿里、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線上線下齊發力,創新產銷對接機制,著力建設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目前全市有網商網店6114家,暢通了農特產品出山渠道,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去年,石阡縣大沙壩鄉付家坪村黃桃種植大戶周澤富為能盡快把鮮果黃桃在成熟期銷售出去,降低鮮果滯銷腐爛損失,主動與電商網售企業對接,希望借助電商網絡平臺擴寬市場銷售渠道。周澤富這一想法得到了石阡縣電商人員的鼎力支持,5萬斤黃桃僅3天就銷售一空。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不見面服務"流行起來,既可以滿足居民生活的需要,也能減少人員聚集帶來的風險。今年3月,某公司就迅速推出了"仙人街生鮮團購平臺",基于微信端,通過社交模式與農貿市場商家合作,幫助石阡縣城市民解決買菜時間不便、開車擁擠、停車困難等問題。客戶只需在線上購買,45分鐘內即可將商品送到家,目前平臺上架的產品有新鮮蔬菜、肉禽蛋類、糧油米面、新鮮水果等。同時公司還聯系貧困區域的農產品基地,通過產銷對接,幫助農戶增收,助推脫貧攻堅。
除此之外,我市還利用教育、農業等部門聯合開發的學生營養餐加"校農云"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從生產端、流通端到市場的多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目前"校農云"平臺入駐了近千家農業企業、合作社和種植養殖戶,以及多個配送中心,為全國范圍內11360所中小學及幼兒園提供服務。兩年多來,平臺上產生的農產品交易額累計超過31億元。(銅仁日報融媒體記者梁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