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更好服務“三農”發展發表日期:2015-04-17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6318次
伊通縣農業總站黨支部多年來認真踐行群眾路線,把“為民務實清廉”貫穿于日常工作全過程,致力于更好地服務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積極在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上下力氣、做文章。2013年,黨支部一班人以發展智慧農業為突破口,以提高服務農民科學化水平、方便農民精準施肥為目標,在全國率先研究開發出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系統,實現政府測土、專家配方、農民選肥有機統一,在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上邁出可喜步伐。這項研發成果榮獲2013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伊通縣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產糧大縣、測土配方施肥標志性示范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農業部長韓長賦曾親自給汪洋副總理演示操作。省委書記王儒林在伊通調研春耕生產時指出,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系統的應用,是智慧農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對于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科學種田的積極性,有著良好的示范推廣價值。
積極探索,推進技術創新
近年來,連續幾個中央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采用的模式一般是先取土樣,然后化驗分析,將化驗數據輸入計算機,通過相應的手工或軟件計算出施肥量,打印施肥卡,通過郵寄或人工送給農民,指導農民施肥。這個過程一般要經過幾個月時間,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等諸多不利因素,農民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在此背景下,伊通縣堅持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不斷創新,提供不同需求
2004年以來,農業總站黨支部一直把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工作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內容。建立適合多種作物的《測土配方施肥通用模型》數據庫,研發縣域測土值屬性及空間數據庫與中國移動公司手機接收信號相匹配的鏈接應用軟件,讓農民通過撥打手機就能得到施肥指導。針對農民的不同需要,依據《測土配方施肥通用模型》先后研發《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指導系統》、《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指導和農作物病蟲害電子觸摸屏查詢系統》和《手機衛星定位測土配方施肥短信指導系統》。《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指導系統》為采樣地塊農戶打印精準施肥指導卡并由農技人員發放到農戶手中,指導農戶配方施肥;《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指導和農作物病蟲害電子觸摸屏查詢系統》做到農民可以隨時進行查詢,提供相應配方;《手機衛星定位測土配方施肥短信指導系統》實現農戶只要在自家田塊打一個電話,就知道自家田地的土壤養分含量,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目前,《手機衛星定位測土配方施肥短信指導系統》已經實現15個鄉鎮187個行政村全覆蓋。
注重實效,應用前景廣闊
2013年3月初,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系統正式運行,農民開始使用該系統為自己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僅4月份就有13560個農民打電話得到配方施肥指導。高峰時每天可達600-700個農民應用該技術。同時,將榆樹和長嶺兩個縣的數據進行初步審核并建立數據庫,部分土肥數據存儲到數據中心服務器。2013年9月,農業部在伊通縣召開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現場會,要求各省積極推廣吉林的經驗和技術,2014年每個省至少安排1個縣進行試點。截止目前,全國已有4個省區42個縣使用《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指導系統》,全省有32個縣205個鄉鎮使用《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指導和農作物病蟲害電子觸摸屏查詢系統》。現在農戶手機的擁有率較高,農民接收測土配方施肥信息比較方便快捷,實行手機信息化服務更有利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普及應用。同時,也極大地提升農業部門工作效率,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目前,全縣每年推廣該技術85萬畝,實現節本增效2550萬元。同時,還減少化肥的投入,降低化肥對環境的污染。與其它的服務方式相比,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化服務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和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