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呈現多種模式發表日期:2016-01-11 來源: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3454次近年來,農村一二三產業充分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通過產業間相互滲透、交叉重組、前后聯動、要素聚集、機制完善和跨界配置,交叉融合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使綜合效益高于每個單獨的產業之和,并將農業流出到工商業的就業崗位和附加價值留在本地、留給農民。目前有四種融合模式。
同一新型經營主體、同一農產品品種在同一區域內,推進農業一產向二三產業自然延伸。主要是引導農民以資金、土地經營權、交售農產品入社或入股的方式組建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目前農民合作社達到147.9萬家,其中產加銷一體化或專門從事加工流通的占到50%以上。
不同經營主體如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向前延伸建設基地帶動農戶,向后延伸發展物流和營銷體系。企業向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注資,農戶向農民合作社和企業注資或以土地經營權入股。企業、合作社和農戶將長期形成的訂單關系、契約關系固定下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業產業化的升級版,目前農業產業化組織達到33.41萬個,龍頭企業達12.34萬家,銷售收入突破7.86萬億元,各類產業化組織帶動農戶1.22億戶,戶均增收3097元。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將一二三產業在自身內部融為一體,打造農業與文化生態休閑旅游融合發展新業態。2014年,全國休閑農業經營主體超過180萬家,規模以上企業超過4萬家,年接待人數達10億人次,營業收入達3000億元,帶動3000萬農民就業增收。
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業各個環節滲透融合,將產業邊界逐步模糊化。將“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服務領域的滲透,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商直供、產地直銷、食物短鏈、社區支農、會員配送、個性化定制等新型經營模式,其中農產品電商總數達到3.1萬家,涉農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5萬億元。
總體而言,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還僅僅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融合程度低、層次淺,新型經營主體發育較慢,產業之間互聯互通性不強,產加銷、貿工農出現脫節,大宗農產品的產業鏈、價值鏈實現不充分,急需在下一步發展中完善和加強。微信掃一掃,資訊早知道